国学百科
-
洛阳纸贵的故事 如果没有伯乐,左思还会出名吗?
洛阳纸贵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候的一位叫左思的才子写了一篇《三都赋》,大家争相传抄,以至洛阳之纸张供不应求,货缺而贵。洛阳纸贵的主
-
成语问鼎中原是在讲谁的故事 问鼎中原的故事介绍
问鼎中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,楚庄王带兵北伐,以朝拜的借口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小,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形势。 公
-
目瞪口呆的故事
【注音】mù dèng kǒu dāi 【典故】吓得项王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 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 【释义】目瞪:睁大眼睛
-
同病相怜的故事
【典故】子不闻河上之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 【释义】怜:怜悯,同情。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
-
嗟来之食的故事
【拼音】jiē lái zhī shí【典故】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 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【释义】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【用法】作主语
-
千虑一得的故事
春秋时,晏婴在齐国历任三朝的宰相。他为人正直,生活俭朴,在齐国很有威望。有一天,齐景公派使者来看他。他正在吃饭,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
-
一暴十寒的故事
战国时代,百家争鸣,游说之风,十分盛行。一般游说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学问、丰富的知识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,来讽劝执政者,最
-
噤若寒蝉的故事
这句成语见于《后汉书•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 东汉时,有
-
如意算盘的故事
【出处】好便宜!你倒会打如意算盘!十三个半月工钱,只付三个月!你同我了事,我却不同你干休!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四回 【
-
不可多得的故事
东汉末年,有个名士祢衡,才华出众。当时,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,把他推荐给汉献帝。他写道:“帝室皇居,必蓄非常之宝。若衡等辈
-
一举两得的故事
成语 一举两得成语故事所属朝代: 晋代拼 音: yī jǔ liǎng dé出 处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炎复,以慰重迁之情,
-
左提右挈的故事
释义 形容互相扶持。 故事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武臣率兵攻克邯郸后,自立为赵王。武臣派部将韩广北上夺取燕地。韩广占领燕地后
-
以身试法的故事
出处《汉书,王尊传》太守以今日至府,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。……明慎所职,毋 以身试法。 释义 表示明知法律禁止,还亲身去做犯法的
-
运筹帷幄的故事
语出《史记?高祖本纪》。这一典故说的是西汉初年,天下已定,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,喝了几轮酒后,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
-
月下老人的故事
唐朝时候,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,有一次,他到宋城去旅行,住宿在南店里。 一天晚上,韦固在街上闲逛,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
-
千金市骨的故事
从前,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,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。过了三年,仍无一点收获。这时,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,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
-
一箭双雕的故事
出处: 《北史·长孙及传》 尝有二雕飞而争肉.因以箭两只与及,请射取之。晟驰往,遇雕相馒,遂一发双贯焉。释义: “雕”,一种凶猛的大
-
狼子野心的故事
春秋时,门子文和门了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,子文是令尹,子良则是司马。子文有一个儿子名叫子扬;子良也有一个儿子叫子越。子越出生的时
-
画蛇添足的故事
古时候,楚国有一家人,祭完祖宗之后,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,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。参加的人很多,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,若是
-
一事无成的故事
唐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,因官运不怎么亨通,不管做甚么事情,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,所以时时出去,想藉游玩散散心。有一天,他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