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几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又咏荔子

    百年中半饱闻渠,名下亲承果不虚。
    可爱风流元有种,自然富贵乃其馀。
    肯随妃子红尘驿,甘伴先生白鹤居。
    可惜不经山谷赏,照红鸭绿定何如。

  • 咏蜡梅

    花时冶游郎,纷若一哄市。
    蜡梅空自芳,俗眼不称意。
    洗心无一尘,坐觉香细细。
    乃知成风斤,要斲郢人鼻。

  • 有山堂

    江南家家窗,何处无远岫。
    唯有谢玄晖,眼中揖其秀。

  • 岩桂二首

    栗玉黏枝细,青云翦叶齐。
    团团岩下桂,表表木中犀。
    江树风萧瑟,园花气惨恓。
    浓薰不如此,何以慰幽栖。

  •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

    昔在儿童岁,曾陪竹马游。
    芗林叨共席,泛宅幸同舟。
    忽忽三年别,堂堂万事休。
    孤风亭下梦,犹记曩时不。

  • 闻冠退欲还柳州寄柳守常子正

    旧隐龙城在,书传喜可知。
    还来避地客,已去弄兵儿。
    瘴色休看镜,行期不问龟。
    中秋一杯酒,定与故人持。

  •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

    公昔遭前政,忠精不少衰。
    立谈廷争地,上疏里居时。
    意气南山在,名声北斗垂。
    心知不亡者,送往得无悲。

  • 投壶

    连朝赐沐吏功休,请以陶壶竹矢投。
    整整斜斜森剑戟,纷纷藉藉委戈矛。
    坐人各自庆多马,老子不惟输一筹。
    中否何关兴废事,天公应解笑齐侯。

  •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

    閒居百封书,总为一片石。
    窗中列远岫,所欠者灵壁。
    吴甥手持来,知向何许得。
    铿锵发金声,温润见玉色。
    诸峰扫空翠,一水界山白。
    嵁岩出其间,如月挂虚碧。
    坐令所珍藏,不作一钱直。
    吾虽甚爱之,子亦有此癖。
    归与霅溪旁,从汝旧知识。
    欲去复迟迟,摩挲遂移刻。

  • 喜天游二十一兄至毫社时同叔夏十六兄作

    登高望南都,雉堞疑可数。
    城中人不见,百里等燕楚。
    我无简书畏,自笑谁缚汝。
    东风送兄来,下马逼三鼓。
    迎门闹儿童,罗拜欣欲舞。
    花枝应亦喜,红幞已微吐。
    聊为文字饮,一洗别离苦。
    别离何足云,千载成仰俯。
    要知静中趣,回视今孰愈。
    焚香默自照,下此一转语。
    铃阁老师兄,当为君去取。

  • 效诸生作雪中探梅

    野梅消息近,踏冷访林端。
    东阁尊空满,南枝雪半残。
    疏条未禁笑,真态欲欺寒。
    后夜花应好,仍勤束火看。

  •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陆

    客情厌楚却思吴,白鹭汀洲政起予。
    渴雨溪流妨进艇,得晴山路称骑驴。
    满林霜著春相似,半岭云横雪不如。
    匹马四方男子事,饶阳况不是吾卢。

  • 雪晴

    衾裯一夜冷于冰,雪事心知作得成。
    自起穴窗看不见,却来欹枕听无声。
    下床走报童心喜,开户惊呼老眼明。
    晴日垂檐白银塔,怪奇亦复可怜生。

  • 谢送蜡梅三首

    化工团蜡作寒梅,绝胜牛酥点滴开。
    不是前村深雪里,蜜蜂应认暗香来。

  • 送尹叔之象州

    岁星一别又回天,贫贱交情老更坚。
    传世典型清彻骨,向人怀抱直如弦。
    经营象郡三椽屋,漂泛龙城一叶船。
    风雨萧萧鸡自晓,此心常与子周旋。

  • 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

    桂林佳事我能言,四座停杯且勿喧。
    人物豪华真乐国,江山清绝胜中原。
    亲尝荔子薰风浦,静对梅花小雪村。
    边锁无虞庭少讼,不妨仙释问真源。

  • 题盛彥光少府丘壑轩

    何许觅丘壑,不专在山林。
    胸次傥萧散,市朝有幽寻。
    只今谢幼舆,超然抱遐心。
    俯仰得佳趣,何尝日登临。
    我虽非夔旷,粗亦能赏音。
    不用一再鼓,山高水深深。

  • 探梅

    幅巾芒鞋筇竹策,踏遍山南与山北。
    雪含欲下不下意,梅带将开未开色。
    绕树三匝且复去,前村一枝应可摘。
    丁宁说似水边人,从今日报花消息。

  • 题陆务观草堂

    草堂人去客来游,竹笕泉鸣山更幽。
    向使经营无陆子,残僧古寺不宜秋。

  • 闻寇至初去柳州

    剥啄谁敲户,仓皇客抱衾。
    只看人似蚁,共道贼如林。
    两岸论千里,扁舟抵万金。
    病夫桑下恋,万一有佳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