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秋晚登古城

    日落征途远,怅然临古城。
    颓墉寒雀集,荒堞晚乌惊。
    萧森灌木上,迢递孤烟生。
    霞景焕余照,露气澄晚清。
    秋风转摇落,此志安可平!

  •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·其一

    居山四望阻,风云竟朝夕。
    深溪横古树,空岩卧幽石。
    日出远岫明,鸟散空林寂。
    兰庭动幽气,竹室生虚白。
    落花入户飞,细草当阶积。
    桂酒徒盈樽,故人不在席。
    日落山之幽,临风望羽客。

  • 朝天子·秋夜吟

    梵宫、晚钟。落日蝉声送。半规凉月半帘风,骚客情尤重。何处楼台,笛声悲动?二毛斑秋夜永。楚峰,几重?遮不断相思梦。

  • 合欢诗五首·其二

    磁石招长针,阳燧下炎烟。
    宫商声相合,心同自相亲。
    我情与子合,亦如影追身。
    寝共织成被,絮用同功绵。
    暑摇比翼扇,寒坐并肩毡。
    子笑我必哂,子戚我无欢。
    来与子共迹,去与子同尘。
    齐彼蛩蛩兽,举动不相捐。
    惟愿长无别,合形作一身。
    生有同室好,死成并棺民。
    徐氏自言至,我情不可陈。

  • 临高台

    高台不可望,望远使人愁。
    连山无断绝,河水复悠悠。
    所思竟何在?洛阳南陌头。
    可望不可见,何用解人忧?

  • 古词三首

    素丝带金地,窗间掬飞尘。
    偷得凤凰钗,门前乞行人。

    新长青丝发,哑哑言语黠。
    随人敲铜镜,街头救明月。

    东家新长儿,与妾同时生。
    并长两心熟,到大相呼名。

  • 秋晚二绝·其二

    月向寒林欲上时,露从秋后已沾衣。
    微萤不自知时晚,犹抱馀光照水飞。

  • 十六字令

    寒。人立西风翠袖单。斜阳暮,花影上阑干。

  • 九罭

    九罭之鱼,鳟鲂。我觏之子,衮衣绣裳。
    鸿飞遵渚,公归无所,於女信处。
    鸿飞遵陆,公归不复,於女信宿。
    是以有衮衣兮,无以我公归兮,无使我心悲兮。

  • 问皇甫十

    苦乐心由我,穷通命任他。
    坐倾张翰酒,行唱接舆歌。
    荣盛傍看好,优闲自适多。
    知君能断事,胜负两如何。

  • 南楼中望所迟客

    杳杳日西颓,漫漫长路迫。
    登楼为谁思?临江迟来客。
    与我别所期,期在三五夕。
    圆景早已满,佳人犹未适。
    即事怨睽携,感物方凄戚。
    孟夏非长夜,晦明如岁隔。
    瑶华未堪折,兰苕已屡摘。
    路阻莫赠问,云何慰离析?
    搔首访行人,引领冀良觌。

  • 西湖秋晚

    爱山不买城中地,畏客长撑屋后船。
    荷叶无多秋事晚,又同鸥鹭过残年。

  • 度秋

    夏律昨留灰,秋箭今移晷。
    峨嵋岫初出,洞庭波渐起。
    桂白发幽岩,菊黄开灞涘。
    运流方可叹,含毫属微理。

  •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

    往年休叹去駸駸,只数今年且十旬。
    稚绿已争欺旭暑,老红犹强护畸春。
    水平似面因风皱,山远如眉得雨颦。
    物态到前长是笑,不知物态总关身。

  • 别石塔

      石塔来别居士,居士云:“经过草草,恨不一见石塔。”塔起立云: “遮个是砖浮图耶?”居士云:“有 缝。”塔云:“无缝何以容世间蝼蚁?” 坡首肯之。

      元丰八年八月二十七日。

  • 过崔八丈水亭

    高阁横秀气,清幽并在君。
    檐飞宛溪水,窗落敬亭云。
    猿啸风中断,渔歌月里闻。
    闲随白鸥去,沙上自为群。

  • 同王主簿有所思

    佳期期未归,望望下鸣机。
    徘徊东陌上,月出行人稀。

  •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

    郁郁河边树。
    青青野田草。
    舍我故乡客。
    将适万里道。
    妻子牵衣袂。
    抆泪沾怀抱。
    还附幼童子。
    顾托兄与嫂。
    辞诀未及终。
    严驾一何早。
    负笮引文舟。
    饱渴常不饱。
    谁令尔贫贱。
    咨嗟何所道。

  • 戏题牡丹

    幸自同开俱阴隐,何须相倚斗轻盈。
    陵晨并作新妆面,对客偏含不语情。
    双燕无机还拂掠,游蜂多思正经营。
    长年是事皆抛尽,今日栏边暂眼明。

  • 一生之计在于勤

      治生之道,莫尚乎勤。故邵子云:“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岁之计在于春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”言虽近,而旨则远矣。

      无如人之常情,恶劳而好逸,甘食媮衣,玩日愒岁。以之为农,则不能深耕而易耨;以之为工,则不能计日而效功;以之为商,则不能乘时而趋利;以之为士,则不能笃志而力行。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,是一蠹耳!夫天地之化,日新则不敝,故户枢不蠹,流水不腐;诚不欲其常安也。人之心与力,何独不然?劳则思,逸则忘,物情也。

      大禹之圣,且惜寸阴,陶侃之贤,且惜分阴,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