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滂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调笑

    晚浪相逶頫。十年东风未应老。斗量明珠结里媪。花房著子青春深,朱轮来时但芳草。
    芳草。恨春老。自是寻春来不早。落花风起红多少。记得一枝春小。绿阴青子空相恼。此恨平生怀抱。

  • 一落索(东归代同舟寄远)

    月下风前花畔。此情不浅。欲留风月守花枝,却不道、而今远。
    樯外鹭飞沙晚。烟斜雨短。青山只管一重重,向东下、遮人眼。

  • 临江仙(客有逢故人者,代书其情)

    莫恨那回容易别,不妨久远情肠。为人留下旧风光。花枝长好在,馥馥十年香。
    便是旧时帘外月,却来小槛低窗。朦胧影里淡梳妆。相看如梦寐,回首乍思量。

  • 八节长欢(登高词)

    泽国秋深。绣楹天近,坐久魂清。溪山绕尊酒,云雾浥衣襟。余霞孤雁送愁眼,寄寒闺、一点离心。杜老两峰秀处,短发疏巾。
    佳人为折寒英。罗袖湿、真珠露冷钿金。幽艳为谁妍,东篱下、却教醉倒渊明。君但饮,莫觑他、落日芜城。从教夜、龙山清月,端的便解留人。

  • 惜分飞

    恰则心头托托地。放下了日多萦系。别恨还容易。袖痕犹有年时泪。
    满满频斟乞求醉。且要时闲忘记。明日刘郎起。马蹄去便三千里。

  • 水调歌头(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)

    谢安涵雅量,叔夜赋刚肠。清宵假寐,应笑长孺卧淮阳。尽彻东平屏障,不废南楼谈咏,宴寝自凝香。庭下一B636土,须避赤帷裳。
    双石健,含古色,照新堂。百年乔木阴下,僵立两蛟苍。目送千山爽气,帘卷一城风月,杖履合彷徉。他日峨眉秀,相望隔明光。孙发厅事前古冢,得双石,因以为堂名。石上有昔人题识云:叠峨眉山于文会堂前。

  • 西江月(长安秋夜与诸君饮,分题作)

    雨后夹衣初冷,霜前细菊浑斑。觚棱清月绣团环。万里长安秋晚。
    槽下内家玉滴,盘中江国金丸。春容著面作微殷。烛影红摇醉眼。

  • 蝶恋花(欹枕)

    不雨不晴秋气味。酒病秋怀,不做醒忪地。初换夹衣围翠被。蔷薇水润衙香腻。
    旋折秋英餐露蕊。金缕虬团,更试康王水。幽梦不来寻小睡。无言划尽屏山翠。

  • 玉楼春

    我公两器兼文武。谈笑岩廊无治古。红颜绿发已官高,赤舄绣裳今仲父。
    我欲形容无妙语。颂穆清风须吉甫。望公聊比泰山云,岁岁年年天下雨。

  • 浣溪沙(泛舟)

    银字笙箫小小童。梁州吹过柳桥风。阿谁劝我玉杯空。
    小醉径须眠锦瑟,夜归不用照纱笼。画船帘卷月明中。

  • 小重山(立春日欲雪)

    谁劝东风腊里来。不知天待雪,恼江梅。东郊寒色尚徘徊。双彩燕,飞傍鬓云堆。
    玉冷晓妆台。宜春金缕字,拂香腮。红罗先绣踏青鞋。春犹浅,花信更须催。

  • 小重山(宴太守张公内翰作)

    碧瓦朱甍紫翠深。玻璃屏障里,锦为城。子胥英爽海涛横。玉堂人,于此劝春耕。
    五月政当成。岩廊将去路,肯留行。江山雄胜为公倾。公惜醉,风月若为情。

  • 踏莎行(追往事)

    芳气霏微,薄衣料峭。何人正倚桃花笑。流红不出武陵溪,这回空与春风到。
    尊俎全稀,风情终较。安仁老也谁知道。碧云无信失秦楼,旧时明月犹相照。

  • 清平乐(元夕)

    东风桂影。低拂姮娥镜。镜里妆寒酥粉莹。越恁十分端正。
    素光行处随人。柳边照见青春。一片笙箫何处,花阴定有遗簪。

  • 清平乐

    重芳叠秀。风约仙云皱。椿不争年松与寿。共出皇家忠孝。
    仁深枯冷皆蒙。托根不倚东风。日照恩光万里,暖生塞草丛中。

  • 清平乐(己卯长至作)

    流光电急。又过书云日。旧是天津花下客。老对山青水碧。
    而今转惜年华。迟阳为缓西斜。试问东君音信,晓寒犹压梅花。

  • 清平乐(春夜曲)

    兰堂灯灺。春入流苏夜。衣褪轻红闻水麝。云重宝钗未卸。
    知君不奈情何。时时慢转横波。一饷花柔柳困,枕前特地春多。

  • 清平乐(送贾耘老、盛德常还郡。时饮官酒于东堂,二君许复过此)

    杏花时候。庭下双梅瘦。天上流霞凝碧袖。起舞与君为寿。
    两桥风月同来。东堂且没尘埃。烟艇何时重理,更凭风月相催。

  • 浣溪沙(初春泛舟,时北山积雪盈尺,而水南梅林盛开)

    水北烟寒雪似梅。水南梅闹雪千堆。月明南北两瑶台。
    云近恰如天上坐,魂清疑向斗边来。梅花多处载春回。

  • 浣溪沙

    松菊秋来好在无。寄声猿鹤莫情疏。渊明不老久踟蹰。
    打鼓枫林谁作社,枕溪茅屋忆吾庐。去年醉倒倩人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