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谒金门·秋兴

    秋池阁。风傍晓庭帘幕。霜叶未衰吹未落。半惊鸦喜鹊。
    自笑浮名情薄。似与世人疏略。一片懒心双懒脚。好教闲处著。

  • 菩萨蛮·杭妓往苏迓新守

    玉童西迓浮丘伯。洞天冷落秋萧瑟。不用许飞琼。瑶台空月明。
    清香凝夜宴。借与韦郎看。莫便向姑苏。扁舟下五湖。

  • 和子由踏青

    东风陌上惊微尘,游人初乐岁华新。
    人闲正好路旁饮,麦短未怕游车轮。
    城中居人厌城郭,喧阗晓出空四邻。
    歌鼓惊山草木动,箪瓢散野乌鸢驯。
    何人聚众称道人?遮道卖符色怒嗔:
    宜蚕使汝茧如瓮,宜畜使汝羊如麇。
    路人未必信此语,强为买服禳新春。
    道人得钱径沽酒,醉倒自谓吾符神!

  • 生查子·诉别

    三度别君来,此别真迟暮。白尽老髭须,明日淮南去。
    酒罢月随人,泪湿花如雾。后月逐君还,梦绕湖边路。

  • 南歌子·八月十八日观湖潮

    海上乘槎侣,仙人萼绿华。飞升元不用丹砂。住在潮头来处、渺天涯。
    雷辊夫差国,云翻海若家。坐中安得弄琴牙。写取余声归向、水仙夸。

  • 满江红·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

    天岂无情?天也解、多情留客。春向暖、朝来底事,尚飘轻雪?君过春来纡组绶,我应归去耽泉石。恐异时、怀酒忽相思,云山隔!
    浮世事,俱难必。人纵健,头应白。何辞更一醉,此欢难觅。欲向佳人诉离恨,泪珠先已凝双睫。但莫遣新燕却来时,音书绝。

  • 日喻

      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“日之状如铜盘。”扣槃而得其声,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“日之光如烛。”扪烛而得其形,他日揣樾,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、龠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

     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,而人之未达也,无以异于眇。达者告之,虽有巧譬善导,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。自盘而之钟,自烛而之龠,转而相之,岂有既乎?故世之言道者,或即其所见而名之,或莫之见而意之,皆求道之过也。

     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?苏子曰:“道可致而不可求。”何谓致?孙武曰:“善战者致人,不致于人。”子夏曰:“百工居肆,以成其事,君子学以致其道。”莫之求而自至,斯以为致也欤?

      南方多没人,日与水居也,七岁而能涉,十岁而能浮,十五而能浮没矣。夫没者岂苟然哉?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。日与水居,则十五而得其道;生不识水,则虽壮,见舟而畏之。故北方之勇者,问于没人,而求其所以浮没矣,以其言试之河,未有不溺者也。故凡不学而务求道,皆北方之学没者也。

      昔者以声律取士,士杂学而不志于道;今者以经术取士,士求道而不务学。渤海吴君彦律,有志于学者也,方求举于礼部,作《日喻》以告之。

  •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

    金山楼观何眈眈,撞钟击鼓闻淮南。
    焦山何有有修竹,采薪汲水僧两三。
    云霾浪打人迹绝,时有沙户祈春蚕。
    我来金山更留宿,而此不到心怀惭。
    同游尽返决独往,赋命穷薄轻江潭。
    清晨无风浪自涌,中流歌啸倚半酣。
    老僧下山惊客至,迎笑喜作巴人谈。
    自言久客忘乡井,只有弥勒为同龛。
    困眠得就纸帐暖,饱食未厌山蔬甘。
    山林饥卧古亦有,无田不退宁非贪。
    展禽虽未三见黜,叔夜自知七不堪。
    行当投劾谢簪组,为我佳处留茅庵。

  • 自题金山画像

    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
    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
  • 菩萨蛮·西湖

    秋风湖上萧萧雨。使君欲去还留住。今日漫留君。明朝愁杀人。
    佳人千点泪。洒向长河水。不用敛双蛾。路人啼更多。

  • 晁错论

     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
      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

     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,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;而天子不以察,以错为之说。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

     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,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

      夫以七国之强,而骤削之,其为变,岂足怪哉?错不於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。且夫发七国之难者,谁乎?己欲求其名,安所逃其患。以自将之至危,与居守至安;己为难首,择其至安,而遣天子以其至危,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。

      当此之时,虽无袁盎,错亦未免於祸。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将。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难之矣,而重违其议。是以袁盎之说,得行於其间。使吴楚反,错已身任其危,日夜淬砺,东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,虽有百盎,可得而间哉?

      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则无务为自全之计。使错自将而讨吴楚,未必无功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悦。奸臣得以乘其隙,错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祸欤!

  • 临江仙·冬日即事

    自古相从休务日,何妨低唱微吟。天垂云重作春阴。坐中人半醉,帘外雪将深。
    闻道分司狂御史,紫云无路追寻。凄风寒雨是骎骎。问囚长损气,见鹤忽惊心。

  • 减字木兰花·花

    玉房金蕊,宜在玉人纤手里。淡月朦胧,更有微微弄袖风。
    温香熟美,醉慢云鬟垂两耳。多谢春工,不是花红是玉红。

  •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

    定知玉兔十分圆,化作霜风九月寒。
    寄语重门休上钥,夜潮流向月中看。

    万人鼓噪慑吴侬,犹似浮江老阿童。
    欲识潮头高几许?越山浑在浪花中。

    江边身世两悠悠,久与沧波共白头。
    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叫江水向西流。

    吴儿生长狎涛渊,冒利轻生不自怜。
    东海若知明主意,应教斥卤变桑田。

    江神河伯两醯鸡,海若东来气吐霓。
    安得夫差水犀手,三千强弩射潮低。

  • 哨遍·为米折腰

    陶渊明赋《归去来》,有其词而无其声。余治东坡,筑雪堂于上。人俱笑其陋,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,有卜邻之意。乃取《归去来》词,稍加檃括,使就声律,以遗毅夫。 使家童歌之,时相从于东坡,释耒而和之,扣牛角而为之节,不亦乐乎?

    为米折腰,因酒弃家,口体交相累。归去来,谁不遣君归。觉从前皆非今是。露未晞。征夫指予归路,门前笑语喧童稚。嗟旧菊都荒,新松暗老,吾年今已如此。但小窗容膝闭柴扉。策杖看孤云暮鸿飞。云出无心,鸟倦知还,本非有意。
    噫!归去来兮。我今忘我兼忘世。亲戚无浪语,琴书中有真味。步翠麓崎岖,泛溪窈窕,涓涓暗谷流春水。观草木欣荣,幽人自感,吾生行且休矣。念寓形宇内复几时。不自觉皇皇欲何之?委吾心、去留谁计。神仙知在何处?富贵非吾志。但知临水登山啸咏,自引壶觞自醉。此生天命更何疑。且乘流、遇坎还止。

  • 渔家傲·送台守江郎中

    送客归来灯火尽。西楼淡月凉生晕。明日潮来无定准。潮来稳。舟横渡口重城近。
    江水似知孤客恨。南风为解佳人愠。莫学时流轻久困。频寄问。钱塘江上须忠信。

  • 狱中寄子由二首·其二

    柏台霜气夜凄凄,风动琅珰月向低。
    梦绕云山心似鹿,魂飞汤火命如鸡。
    眼中犀角真吾子,身后牛衣愧老妻。
    百岁神游定何处,桐乡知葬浙江西。

  • 点绛唇·庚午重九再用前韵

    不用悲秋,今年身健还高宴。江村海甸。总作空花观。
    尚想横汾,兰菊纷相半。楼船远。白雪飞乱。空有年年雁。

  • 更漏子·送孙巨源

    水涵空,山照市。西汉二疏乡里。新白发,旧黄金。故人恩义深。
    海东头,山尽处。自古客槎来去。槎有信,赴秋期。使君行不归。

  • 如梦令·自净方能净彼

    自净方能净彼,我自汗流呀气。寄语澡浴人,且共肉身游戏。但洗,但洗,俯为人间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