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早春行

    紫梅发初遍,黄鸟歌犹涩。
    谁家折杨女,弄春如不及。
    爱水看妆坐,羞人映花立。
    香畏风吹散,衣愁露沾湿。
    玉闺青门里,日落香车入。
    游衍益相思,含啼向彩帷。
    忆君长入梦,归晚更生疑。
    不及红檐燕,双栖绿草时。

  • 李陵咏

    汉家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
    结发有奇策,少年成壮士。
    长驱塞上儿,深入单于垒。
    旌旗列相向,箫鼓悲何已。
    日暮沙漠陲,战声烟尘里。
    将令骄虏灭,岂独名王侍。
    既失大军援,遂婴穹庐耻。
    少小蒙汉恩,何堪坐思此。
    深衷欲有报,投躯未能死。
    引领望子卿,非君谁相理。

  •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

      近腊月下,景气和畅,故山殊可过。足下方温经,猥不敢相烦,辄便往山中,憩感配寺,与山僧饭讫而去。

      北涉玄灞,清月映郭。夜登华子冈,辋水沦涟,与月上下。寒山远火,明灭林外。深巷寒犬,吠声如豹。村墟夜舂,复与疏钟相间。此时独坐,僮仆静默,多思曩昔,携手赋诗,步仄径,临清流也。

      当待春中,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,轻鲦出水,白鸥矫翼,露湿青皋,麦陇朝雊,斯之不远,倘能从我游乎?非子天机清妙者,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。然是中有深趣矣!无忽。因驮黄檗人往,不一,山中人王维白。

  • 寄河上段十六

    与君相见即相亲,闻道君家在孟津。
    为见行舟试借问,客中时有洛阳人。

  •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

    隔河见桑柘,蔼蔼黎阳川。
    望望行渐远,孤峰没云烟。
    故人不可见,河水复悠然。
    赖有政声远,时闻行路传。

  • 田园乐七首·其三

    采菱渡头风急,策杖林西日斜。(林西 一作:村西)
    杏树坛边渔父,桃花源里人家。

  • 送杨长史赴果州

    褒斜不容幰,之子去何之。
    鸟道一千里,猿声十二时。
    官桥祭酒客,山木女郎祠。
    别后同明月,君应听子规。

  • 待储光羲不至

    重门朝已启,起坐听车声。
    要欲闻清佩,方将出户迎。
    晚钟鸣上苑,疏雨过春城。
    了自不相顾,临堂空复情。

  • 酬张少府

    晚年唯好静,万事不关心。(唯 一作:惟)
    自顾无长策,空知返旧林。
    松风吹解带,山月照弹琴。
    君问穷通理,渔歌入浦深。

  • 寒食汜上作

    广武城边逢暮春,汶阳归客泪沾巾。
    落花寂寂啼山鸟,杨柳青青渡水人。

  • 燕支行

    汉家天将才且雄,来时谒帝明光宫。
    万乘亲推双阙下,千官出饯五陵东。
    誓辞甲第金门里,身作长城玉塞中。
    卫霍才堪一骑将,朝廷不数贰师功。
    赵魏燕韩多劲卒,关西侠少何咆勃。
    报仇只是闻尝胆,饮酒不曾妨刮骨。
    画戟雕戈白日寒,连旗大旆黄尘没。
    叠鼓遥翻瀚海波,鸣笳乱动天山月。
    麒麟锦带佩吴钩,飒沓青骊跃紫骝。
    拔剑已断天骄臂,归鞍共饮月支头。
    汉兵大呼一当百,虏骑相看哭且愁。
    教战虽令赴汤火,终知上将先伐谋。

  • 田园乐七首·其一

    厌见千门万户,经过北里南邻。
    官府鸣珂有底,崆峒散发何人。

  • 过香积寺

    不知香积寺,数里入云峰。
    古木无人径,深山何处钟。
    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。
    薄暮空潭曲,安禅制毒龙。

  • 送友人南归

    万里春应尽,三江雁亦稀。
    连天汉水广,孤客郢城归。
    郧国稻苗秀,楚人菰米肥。
    悬知倚门望,遥识老莱衣。

  •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

    积水不可极,安知沧海东。
    九州何处远,万里若乘空。
    向国唯看日,归帆但信风。
    鳌身映天黑,鱼眼射波红。
    乡树扶桑外,主人孤岛中。
    别离方异域,音信若为通。

  • 红牡丹

    绿艳闲且静,红衣浅复深。
    花心愁欲断,春色岂知心。

  • 竹里馆

    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
    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
  • 栾家濑

    飒飒秋雨中,浅浅石溜泻。
    跳波自相溅,白鹭惊复下。

  •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

    天官动将星,汉上柳条青。(上 一作:地)
    万里鸣刁斗,三军出井陉。
    忘身辞凤阙,报国取龙庭。
    岂学书生辈,窗间老一经。

  • 田园乐七首·其四

    萋萋春草秋绿,落落长松夏寒。
    牛羊自归村巷,童稚不识衣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