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和子由苦寒见寄

    人生不满百,一别费三年。
    三年吾有几,弃掷理无还。
    长恐别离中,摧我鬓与颜。
    念昔喜著书,别来不成篇。
    细思平时乐,乃谓忧所缘。
    吾从天下士,莫如与子欢。
    羡子久不出,读书虱生毡。
    丈夫重出处,不退要当前。
    西羌解仇隙,猛士忧塞壖。
    庙谋虽不战,虏意久欺天。
    山西良家子,锦缘貂裘鲜。
    千金买战马,百宝妆刀环。
    何时逐汝去,与虏试周旋。

  • 龟山

    我生飘荡去何求,再过龟山岁五周。
    身行万里半天下,僧卧一庵初白头。
    地隔中原劳北望,潮连沧海欲东游。
    元嘉旧事无人记,故垒摧颓今在不。

  • 南堂五首·其一

    江上西山半隐堤,此邦台馆一时西。
    南堂独有西南向,卧看千帆落浅溪。

  • 诉衷情·送述古迓元素

    钱塘风景古来奇,太守例能诗。先驱负弩何在,心已誓江西。
    花尽后,叶飞时。雨凄凄。若为情绪,更问新官,向旧官啼。

  •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

    长笑蛇医一寸腹,衔冰吐雹何时足。
    苍鹅无罪亦可怜,斩颈横盘不敢哭。
    岂知泉下有猪龙,卧枕雷车踏阴轴。
    前年太守为旱请,雨点随人如撒菽。
    太守归国龙归泉,至今人咏淇园绿。
    我今又复罹此旱,凛凛疲民在沟渎。
    却寻旧迹叩神泉,坐客仍携王子渊。
    看草中和乐职颂,新声妙悟慰华颠。
    晓来泉上东风急,须上冰珠老蛟泣。
    怪词欲逼龙飞起,险韵不量吾所及。
    行看积雪厚埋牛,谁与春工掀百蛰。
    此时还复借君诗,余力汰辀仍贯笠。
    挥毫落纸勿言疲,惊龙再起震失匙。

  • 聚星堂雪

    窗前暗响鸣枯叶,龙公试手行初雪。
    映空先集疑有无,作态斜飞正愁绝。
    众宾起舞风竹乱,老守先醉霜松折。
    恨无翠袖点横斜,只有微灯照明灭。
    归来尚喜更鼓永,晨起不待铃索掣。
    未嫌长夜作衣棱,却怕初阳生眼缬。
    欲浮大白追余赏,幸有回飙惊落屑。
    模糊桧顶独多时,历乱瓦沟裁一瞥。
    汝南先贤有故事,醉翁诗话谁续说。
    当时号令君听取,白战不许持寸铁。

  • 南康望湖亭

    八月渡长湖,萧条万象疏。
    秋风片帆急,暮蔼一山孤。
    许国心犹在,康时术已虚。
    岷峨家万里,投老得归无。

  • 减字木兰花·寓意

    云鬟倾倒,醉倚阑干风月好。凭仗相扶,误入仙家碧玉壶。
    连天衰草,下走湖南西去道。一舸姑苏,便逐鸱夷去得无。

  • 水调歌头·安石在东海

    余去岁在东武,作《水调歌头》以寄子由。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,过中秋而去,作此曲以别。余以其语过悲,乃为和之,其意以不早退为戒,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。

    安石在东海,从事鬓惊秋。中年亲友难别,丝竹缓离愁。一旦功成名遂,准拟东还海道,扶病入西州。雅志困轩冕,遗恨寄沧洲。
    岁云暮,须早计,要褐裘。故乡归去千里,佳处辄迟留。我醉歌时君和,醉倒须君扶我,惟酒可忘忧。一任刘玄德,相对卧高楼。

  • 初到黄州

    自笑平生为口忙,老来事业转荒唐。
    长江绕郭知鱼美,好竹连山觉笋香。
    逐客不妨员外置,诗人例作水曹郎。
    只惭无补丝毫事,尚费官家压酒囊。

  • 南堂五首·其三

    他时雨夜困移床,坐厌愁声点客肠。
    一听南堂新瓦响,似闻东坞小荷香。

  • 满江红·东武会流杯亭

    上巳日作。城南有坡,土色如丹,其下有堤,壅邞淇水入城。

    东武城南,新堤固、涟漪初溢。隐隐遍、长林高阜,卧红堆碧。枝上残花吹尽也,与君更向江头觅。问向前、犹有几多春,三之一。
    官里事,何时毕。风雨外,无多日。相将泛曲水,满城争出。君不见兰亭修禊事,当时坐上皆豪逸。到如今、修竹满山阴,空陈迹。

  •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·其一

    环州多白水,际海皆苍山。
    以彼无尽景,寓我有限年。
    东家著孔丘,西家著颜渊。
    市为不二价,农为不争田。
    周公与管蔡,恨不茅三间。
    我饱一饭足,薇蕨补食前。
    门生馈薪米,救我厨无烟。
    斗酒与只鸡,酣歌饯华颠。
    禽鱼岂知道,我适物自闲。
    悠悠未必尔,聊乐我所然。

  • 宝绘堂记

     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。寓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乐,虽尤物不足以为病。留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病,虽尤物不足以为乐。老子曰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。”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,亦聊以寓意焉耳。刘备之雄才也,而好结髦。嵇康之达也,而好锻炼。阮孚之放也,而好蜡屐。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,而乐之终身不厌。

      凡物之可喜,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,莫若书与画。然至其留意而不释,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。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,宋孝武、王僧虔至以此相忌,桓玄之走舸,王涯之复壁,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。此留意之祸也。

      始吾少时,尝好此二者,家之所有,惟恐其失之,人之所有,惟恐其不吾予也。既而自笑曰:吾薄富贵而厚于书,轻死生而重于画,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?自是不复好。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。

     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,而其被服礼义,学问诗书,常与寒士角。平居攘去膏粱,屏远声色,而从事于书画,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,以蓄其所有,而求文以为记。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,故以是告之,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。

     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。

  •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

    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
    归人犹自念庭闱,今我何以慰寂寞。
    登高回首坡垅隔,惟见乌帽出复没。
    苦寒念尔衣裘薄,独骑瘦马踏残月。
    路人行歌居人乐,僮仆怪我苦凄恻。
    亦知人生要有别,但恐岁月去飘忽。
    寒灯相对记畴昔,夜雨何时听萧瑟。
    君知此意不可忘,慎勿苦爱高官职。

  • 虞美人·琵琶

    定场贺老今何在,几度新声改。怨声坐使旧声阑,俗耳只知繁手,不须弹。
    断弦试问谁能晓,七岁文姬小。试教弹作辊雷声,应有开元遗老,泪纵横。

  • 梅花二首

    春来幽谷水潺潺,的皪梅花草棘间。
    一夜东风吹石裂,半随飞雪渡关山。

    何人把酒慰深幽,开自无聊落更愁。
    幸有清溪三百曲,不辞相送到黄州。

  • 慈湖夹阻风

    捍索桅竿立啸空,篙师酣寝浪花中。
    故应菅蒯知心腹,弱缆能争万里风。
    此生归路愈茫然,无数青山水拍天。
    犹有小船来卖饼,喜闻墟落在山前。
    我行都是退之诗,真有人家水半扉。
    千顷桑麻在船底,空余石发挂鱼衣。
    日轮亭午汗珠融,谁识南讹长养功。
    暴雨过云聊一快,未妨明月却当空。
    卧看落月横千丈,起唤清风得半帆。
    且并水村欹侧过,人间何处不巉岩。

  • 清平乐·秋词

    清淮浊汴。更在江西岸。红旆到时黄叶乱。霜入梁王故苑。
    秋原何处携壶。停骖访古踟蹰。双庙遗风尚在,漆园傲吏应无。

  • 记过合浦

      余自海康适合浦,连日大雨,桥梁大坏,水无津涯。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,闻自此西皆涨水,无复桥船,或劝乘蜑并海即白石。是日六月晦,无月,碇宿大海中。天水相接,星河满天,起坐四顾太息:“吾何数乘此险也!已济徐闻,复厄于此乎?”稚子过在旁鼾睡,呼不应。所撰《书》《易》《论语》皆以自随,而世未有别本。抚之而叹曰:“天未欲使从是也,吾辈必济。”已而果然。七月四日合浦记,时元符三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