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甫田

    无田甫田,维莠骄骄。无思远人,劳心忉忉。
    无田甫田,维莠桀桀。无思远人,劳心怛怛。
    婉兮娈兮。总角丱兮。未几见兮,突而弁兮!

  • 召旻

    旻天疾威,天笃降丧。瘨我饥馑,民卒流亡。我居圉卒荒。

    天降罪罟,蟊贼内讧。昏椓靡共,溃溃回遹,实靖夷我邦。

    皋皋訿訿,曾不知其玷。兢兢业业,孔填不宁,我位孔贬。

    如彼岁旱,草不溃茂,如彼栖苴。我相此邦,无不溃止。

    维昔之富不如时,维今之疚不如兹。彼疏斯粺,胡不自替?职兄斯引。

    池之竭矣,不云自频。泉之竭矣,不云自中。溥斯害矣,职兄斯弘,不烖我躬。

    昔先王受命,有如召公,日辟国百里,今也日蹙国百里。於乎哀哉!维今之人,不尚有旧!

  • 抑抑威仪,维德之隅。人亦有言:靡哲不愚,庶人之愚,亦职维疾。哲人之愚,亦维斯戾。

    无竞维人,四方其训之。有觉德行,四国顺之。訏谟定命,远犹辰告。敬慎威仪,维民之则。(远犹 一作:远猷)

    其在于今,兴迷乱于政。颠覆厥德,荒湛于酒。女虽湛乐从,弗念厥绍。罔敷求先王,克共明刑。

    肆皇天弗尚,如彼泉流,无沦胥以亡。夙兴夜寐,洒扫庭内,维民之章。修尔车马,弓矢戎兵,用戒戎作,用逷蛮方。

    质尔人民,谨尔侯度,用戒不虞。慎尔出话,敬尔威仪,无不柔嘉。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!

    无易由言,无曰苟矣,莫扪朕舌,言不可逝矣。无言不雠,无德不报。惠于朋友,庶民小子。子孙绳绳,万民靡不承。

    视尔友君子,辑柔尔颜,不遐有愆。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无曰不显,莫予云觏。神之格思,不可度思,矧可射思!

    辟尔为德,俾臧俾嘉。淑慎尔止,不愆于仪。不僭不贼,鲜不为则。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彼童而角,实虹小子。

    荏染柔木,言缗之丝。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其维哲人,告之话言,顺德之行。其维愚人,覆谓我僭。民各有心。

    於乎小子,未知臧否。匪手携之,言示之事。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借曰未知,亦既抱子。民之靡盈,谁夙知而莫成?

    昊天孔昭,我生靡乐。视尔梦梦,我心惨惨。诲尔谆谆,听我藐藐。匪用为教,覆用为虐。借曰未知,亦聿既耄。

    於乎小子,告尔旧止。听用我谋,庶无大悔。天方艰难,曰丧厥国。取譬不远,昊天不忒。回遹其德,俾民大棘。

  • 论语五则

     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(《里仁》)

     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小子何莫学夫《诗》?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”(《阳货》)

  • 祁奚荐贤

      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。称解狐——其仇也。将立之而卒。又问焉。对曰:“午也可。”于是羊舌职死矣,晋侯曰:“孰可以代之?”对曰:“赤也可。”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,羊舌赤佐之。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。称其仇,不为谄;立其子,不为比;举其偏,不为党。《商书》曰: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”其祁奚之谓矣。解狐得举,祁午得位,伯华得官;建一官而三物成,能举善也。夫唯善,故能举其类。《诗》云:“惟其有之,是以似之。”祁奚有焉。

  • 苕之华

    苕之华,芸其黄矣。心之忧矣,维其伤矣!
    苕之华,其叶青青。知我如此,不如无生!
    牂羊坟首,三星在罶。人可以食,鲜可以饱!

  • 画鬼易

      客有为齐王画者。齐王问曰:“画孰最难者?”曰:“犬马最难。”曰:“孰易者?”曰:“鬼魅最易。”曰:“何为?”曰:“夫犬马,人所共知也,旦暮见之,不易类,故难;鬼魅无形也,人皆未之见,故易也。”(见之 一作:罄于前;无形也 一作:无形者)

  • 论语八则

      沪教版

  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(《雍也》)

     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(《子罕》)

      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”(《子路》)

      子曰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。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(《卫灵公》)

      苏教版

  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

    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(《为政》)

      子曰:”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贡问曰:”孔文子何以谓之‘文’也?“子曰:”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‘文’也。”(公冶长)

      子曰:”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(《述而》)

      子曰:”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述而》)

  • 关尹子教射

      列子学射,中矣。请于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?”对曰:“弗知也。”关尹子曰:“未可。”退而习之。三年,又以报关尹子。尹子曰:“子知子之所以中乎?”列子曰:“知之矣。”关尹子曰:“可矣,守而勿失也。非独射也,为国与身皆如之。故圣人不查存亡,而察其所以然。”

  • 白华

    白华菅兮,白茅束兮。之子之远,俾我独兮。
    英英白云,露彼菅茅。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
    滮池北流,浸彼稻田。啸歌伤怀,念彼硕人。
    樵彼桑薪,卬烘于煁。维彼硕人,实劳我心。
    鼓钟于宫,声闻于外。念子懆懆,视我迈迈。
    有鹙在梁,有鹤在林。维彼硕人,实劳我心。
    鸳鸯在梁,戢其左翼。之子无良,二三其德。
    有扁斯石,履之卑兮。之子之远,俾我疧兮。

  • 湛露

    湛湛露斯,匪阳不晞。厌厌夜饮,不醉无归。
    湛湛露斯,在彼丰草。厌厌夜饮,在宗载考。
    湛湛露斯,在彼杞棘。显允君子,莫不令德。
    其桐其椅,其实离离。岂弟君子,莫不令仪。

  • 我行其野

    我行其野,蔽芾其樗。昏姻之故,言就尔居。尔不我畜,复我邦家。
    我行其野,言采其蓫。昏姻之故,言就尔宿。尔不我畜,言归斯复。
    我行其野,言采其葍。不思旧姻,求尔新特。成不以富,亦祗以异。

  • 猗与那与!置我鞉鼓。
    奏鼓简简,衎我烈祖。
    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。
    鞉鼓渊渊,嘒嘒管声。
    既和且平,依我磬声。
    於赫汤孙!穆穆厥声。
    庸鼓有斁,万舞有奕。
    我有嘉客,亦不夷怿。
    自古在昔,先民有作。
    温恭朝夕,执事有恪,
    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

  • 民劳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无纵诡随,以谨无良。式遏寇虐,憯不畏明。柔远能迩,以定我王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休。惠此中国,以为民逑。无纵诡随,以谨惛怓。式遏寇虐,无俾民忧。无弃尔劳,以为王休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息。惠此京师,以绥四国。无纵诡随,以谨罔极。式遏寇虐,无俾作慝。敬慎威仪,以近有德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愒。惠此中国,俾民忧泄。无纵诡随,以谨丑厉。式遏寇虐,无俾正败。戎虽小子,而式弘大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安。惠此中国,国无有残。无纵诡随,以谨缱绻。式遏寇虐,无俾正反。王欲玉女,是用大谏。

  • 申胥谏许越成

     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:“孤将有大志于齐,吾将许越成,而无拂吾虑。若越既改,吾又何求?若其不改,反行,吾振旅焉。”申胥谏曰:“不可许也。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,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。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,故婉约其辞,以从逸王志,使淫乐于诸夏之国,以自伤也。使吾甲兵钝弊,民人离落,而日以憔悴,然后安受吾烬。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,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,及吾犹可以战也。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吴王曰:“大夫奚隆于越?越曾足以为大虞乎?若无越,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?”乃许之成。

      将盟,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:“以盟为有益乎?前盟口血未乾,足以结信矣。以盟为无益乎?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,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。”吴王乃许之,荒成不盟。

  • 青蝇
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樊。岂弟君子,无信谗言。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棘。谗人罔极,交乱四国。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榛。谗人罔极,构我二人。

  • 巧言

    悠悠昊天,曰父母且。无罪无辜,乱如此幠。昊天已威,予慎无罪。昊天大幠,予慎无辜。

    乱之初生,僭始既涵。乱之又生,君子信谗。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君子如祉,乱庶遄已。

    君子屡盟,乱是用长。君子信盗,乱是用暴。盗言孔甘,乱是用餤。匪其止共,维王之邛。

    奕奕寝庙,君子作之。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跃跃毚兔,遇犬获之。

    荏染柔木,君子树之。往来行言,心焉数之。蛇蛇硕言,出自口矣。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

    彼何人斯?居河之麋。无拳无勇,职为乱阶。既微且尰,尔勇伊何?为犹将多,尔居徒几何?

  • 荀子·修身(节选)

      见善,修然必以自存也;见不善,愀然必以自省也;善在身,介然必以自好也;不善在身,菑然必以自恶也。故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故君子隆师而亲友,以致恶其贼;好善无厌,受谏而能诫,虽欲无进,得乎哉?小人反是,致乱,而恶人之非己也;致不肖,而欲人之贤己也;心如虎狼,行如禽兽,而又恶人之贼己也;谄谀者亲,谏诤者疏,修正为笑,至忠为贼,虽欲无灭亡,得乎哉?

    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,以善和人者谓之顺;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,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。是是、非非谓之知,非是、是非谓之愚。伤良曰谗,害良曰贼。是谓是、非谓非曰直。趣舍无定谓之无常,保利弃义谓之至贼。

      志意修则骄富贵,道义重则轻王公;内省而外物轻矣。传曰:“君子役物,小人役于物。”此之谓矣。身劳而心安,为之;利少而义多,为之;事乱君而通,不如事穷君而顺焉。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,良贾不为折阅不市,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。

      夫骥一日而千里,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。故跬步而不休,跛鳖千里;累土而不辍,丘山崇成;厌其源,开其渎,江河可竭;一进一退,一左一右,六骥不致。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,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?然而跛鳖致之,六骥不致,是无他故焉,或为之、或不为尔!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其为人也多暇日者,其出人不远矣。

  • 殷武

    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深入其阻,裒荆之旅。有截其所,汤孙之绪。
    维女荆楚,居国南乡。昔有成汤,自彼氐羌,莫敢不来享,莫敢不来王。曰商是常。
    天命多辟,设都于禹之绩。岁事来辟,勿予祸适,稼穑匪解。
    天命降监,下民有严。不僭不滥,不敢怠遑。命于下国,封建厥福。
    商邑翼翼,四方之极。赫赫厥声,濯濯厥灵。寿考且宁,以保我后生。
    陟彼景山,松柏丸丸。是断是迁,方斫是虔。松桷有梴,旅楹有闲,寝成孔安。

  • 巷伯

    萋兮斐兮,成是贝锦。彼谮人者,亦已大甚!
    哆兮侈兮,成是南箕。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。
    缉缉翩翩,谋欲谮人。慎尔言也,谓尔不信。
    捷捷幡幡,谋欲谮言。岂不尔受?既其女迁。
    骄人好好,劳人草草。苍天苍天,视彼骄人,矜此劳人。
    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?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有北不受,投畀有昊!
    杨园之道,猗于亩丘。寺人孟子,作为此诗。凡百君子,敬而听之。